尊龙凯时

首頁 > 學校概況 > 學校簡介
學校概況
學校簡介

尊龙凯时(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学校于2017年正式进入国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2022年顺利通过首轮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10个学科跻身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前500,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社会科学总论和物理学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

學校本部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平樂園100號,東臨東四環南路,西鄰西大望路,南抵雙龍路,北望平樂園小區;另有中藍、管莊、花園村、琉璃井、惠新東街和通州6個校區;占地面積96.0151萬平方米。

学校下设18个教學科研機構;现有本科专业72个,在招专业60个,招生专业(类)44个;研究生专业覆盖34个学科(含1个自设交叉学科),18个专业学位类别;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8种;博士後流動站18个,其中,出站40人、进站29人、在站329人。国家重點學科3个,北京市重點學科2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8个。学校现有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111计划”引智基地4个,国家级产学研中心1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科技委战略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级科研基地45个,行业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北京市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定期出版专业刊物2种。

學校黨委下設20個二級黨組織,其中,二級黨委16個,二級黨總支4個;黨支部471個,其中,在職教職工黨支部143個,離退休教職工黨支部55個,學生黨支部272個,混合黨支部1個;黨員11118名,其中,在職教工黨員2634名,學生黨員7143名,離退休教工黨員1341名。

教职工3337人,其中,专任教师2200人,包括正高级职称477人、副高级职称825人;博士生导师721人(含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1663人(含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1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領軍人才3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卓越人才2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7人,“北京市人才引进支持计划”入选者175人。国际及港澳台教师5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人。

在校生26027人。其中,學曆教育學生中全日制研究生10238人(博士生2077人、碩士生8161人),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665人,普通本科生13183人,成人教育本科生1804人。同等學力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37人。在籍留學生346人(學曆生336人、非學曆生10人)。

建校63年來,尊龙凯时始終與國家和首都改革發展同向同行,走出了一條特色內涵差異化發展的一流大學建設之路,推動學校成爲國際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學,成爲首都北京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服務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展現市屬高校發展建設成果的示範窗口,18萬余名畢業生從這裏走向各條戰線,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一甲子風雨砥砺鑄就精彩華章,新征程牢記使命同心再創輝煌。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彙點上,尊龙凯时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守立德樹人立身之本,牢記爲黨育人、爲國育才使命,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立足北京,服務北京,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辦學定位,秉持“不息爲體、日新爲道”的校訓精神,加快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穩步推進“十四五”建設發展,爲實現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百年夢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數據統計截至2023年6月30日)

sitemap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