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張愛林
性 別:男
出生年月:1961年3月
職 稱:教授
工作單位:城建學部
聯系電話:67392803
E-mail:zhangal@bjut.edu.cn
個人簡介:
張愛林,结构工程专家,1961年生于内蒙古,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大连理尊龙凯时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学者、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兼任中国钢结构协会副会长、中国城市科學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监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教育土木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高层和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工程中心主任、《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编委等。创建“一帶一路”建築類大學國際聯盟並任首屆主席。
現主要從事鋼結構體系創新及應用研究,主持國家和北京市自然基金重點項目、科技部科技奧運和科技冬奧專項等項目。在結構優化設計與可靠性評定、裝配式大跨度預應力和高層鋼結構體系創新取得突出成果,發明新型弦支穹頂、索穹頂和全裝配高層鋼結構新體系,把論文寫在京華大地上,成果成功應用于我國首台3200米鑽機前開口石油井架、北京奧運會羽毛球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鄂爾多斯伊旗體育中心、首師大附中北京副中心校區教學樓、北京冬奧會臨時架體等重大重點工程,建成世界上第一個大跨度弦支穹頂(93米跨度)、國內第一個大跨度索穹頂(72米跨度),以自主創新、剛柔並濟、輕盈優美、快速裝配、節能環保爲突出特色的重大標志性工程及標准規範引領了我國大跨度預應力和裝配式高層鋼結構創新發展。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00余項,主編《預應力鋼結構技術標准》、《全裝配多高層鋼結構技術標准》、《裝配式斜支撐節點鋼框架結構技術規程》,參編國家標准《鋼結構設計規範》、《鋼結構通用規範》等。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中國鋼結構協會科學技術特等獎兩項、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華夏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獲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北京市拔尖創新人才、推動“北京創造”科技領軍人物、中國鋼結構傑出貢獻人物、科技部科技奧運先進個人、北京奧運工程建設標兵、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希臘理論與應用力學學會榮譽會員、俄羅斯聯邦理論與應用力學學會拉赫馬圖林Rakhmatulin獎章等榮譽。
主讲《土木工程概论》、《钢结构原理》、《工程结构可靠性》、《现代预应力钢结构》等课程。指导学生60余人次获全国钢结构创新竞赛一等奖两次、全国互联网+大赛铜奖等。已培养博士、硕士130名,其中两名博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指导一名博士生获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一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奖等。